·編者按·
經(jīng)常有人說,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進入了一個低欲望時代。的確,“宅”“躺平”“佛系”這些靜態(tài)詞被頻繁使用,自己的喜好永遠放首位,任何事情只想按自己的方式去做,認為戀愛麻煩,認為不值得花費精力去維系一段關系。這與熱烈、激情、追求、付出的愛情仿佛格格不入。
親密關系是埋在我們心靈深處永恒的歸屬需求。我們的幸福感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歸屬需求得到了多少滿足。在高質量的親密關系中,我們深層的匱乏和傷痛才能得以治愈,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■ 巫米
愛情的產(chǎn)生似乎要有很多“偶然”,互相看得上、志趣相投、儀式感、不刻意的愛的流露……好像越列舉越多,那沒有這些,會有愛情嗎?會。
最近一部引起熱議的電影《隱入塵煙》,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愛情。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在大雨中的泥磚邊、在湍急的河流里、在孵小雞暖箱的燈光里,顯得分外甜,那是一種無視一切“看似無奈的撮合”后的悸動和溫暖。相比之下,為什么“有得選”的我們,卻在向往愛情的同時,又選擇單身呢?
過多選擇下的猶豫和糾結
電影中的兩個苦命人,經(jīng)過簡單的相親,倉促地成了夫妻。對于他們來說,“結婚”這件事他們沒得選,只能被動地接受。所幸,之后的生活,他們有得選?;楹?,他們的日子一下子就充滿了盼頭,兩人相濡以沫,自己蒸的饃饃自己吃,自己蓋的房子自己住。
相比他們,我們幸運得多。我們的選擇也比他們多得多。我們理應找到更“高配”的、更適合我們的另一半,可事實是,過多的選擇,伴隨的是猶豫和糾結。時間久了,連主動尋愛的能力也喪失了。然后感嘆:有選擇比沒選擇復雜多了。
好比走路,當我們腳下只有一條路的時候,我們不會因為這條路變得崎嶇而停下腳步,因為別無選擇??墒且坏┣胺匠霈F(xiàn)岔口,我們必然會停下腳步,生怕走錯了方向,徘徊良久。
《愛的心理密碼》一書中提到:由于性別差異,男女單身原因也不盡相同。男性傾向于自由自在的生活,女性傾向于避免受傷。另外,男性可能會認為自己還沒取得成就,沒有好的物質條件,沒有足夠的戀愛資格。女性則可能缺乏自信,從而降低了尋找伴侶的積極性。
可見,大家并不是沒得選,而是過不了自己心里那一關。
所以大部分人即使面對緣分的到來,也不愿意踏出第一步,覺得戀愛中很多事情自己都無從應對。
友情,可能是錯過的愛情?
大多數(shù)人在確認戀愛關系前,是當過一陣子朋友的,有一些緩沖,有一些情愫。我們更多的疑惑在于,怎么判斷和面對這個人,該不該更進一步發(fā)展成愛情?
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·斯滕博格曾提出愛情的三角理論。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情包含三個構成因素:激情、親密與承諾。
激情,指的是情緒上的著迷;親密,是指兩人在愛情中靠近對方,給彼此帶來舒心的溫暖;而承諾,則指開始愛一個人以及想長期經(jīng)營關系的決心。這三者,缺失任何一項都不算擁有真正的愛情。而這些,對于友情而言,卻不是必需的。
和一個人當朋友,只需要有好感就夠了,就是一種簡單、舒服的心動。而愛情除了這種好感和心動,還需要有責任和動力,有牽手走過一生的勇氣。以下幾個步驟,能夠更直接地識別友情和愛情。
1.為自己的感受強弱程度打分。
愛情帶來的感受比友情強烈得多,如果你因為對方的事吃不香睡不著,那這個人給你的感受強度就明顯高于別人,可能就不只是友情了。
2.留心自己的反應。
面對對方時,看自己是否有心跳加速、手心出汗等這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反應。
3.每天都想得到對方的消息。
如果你對一個人不只是友情,哪怕只是一天沒有對方的消息都會感到煎熬,腦子里會總是不自覺地浮現(xiàn)對方的身影,看到對方的消息興奮不已。
通過這幾步,可以確認自己是否已愛上對方。
愛是一種加密的語言
心理學中常提到一個概念叫“愛的語言”,美國著名婚姻家庭專家蓋瑞·查普曼博士根據(jù)婚姻咨詢和語言學的經(jīng)驗,提出了五種溝通愛的方式。包括肯定話語、優(yōu)質共處、服務行為、收到禮物和身體接觸。
肯定話語:多向對方表達贊美、感激、鼓勵的話語,頻繁地與對方溝通聯(lián)系,讓對方感到自己被重視。
優(yōu)質共處:創(chuàng)造兩人在一起的回憶和特殊時刻,和對方一起經(jīng)歷新鮮的事情,做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花時間在一起共同度過。
服務行為:為對方做些事情來減輕對方的負擔。比如生病的時候照顧對方,為對方準備營養(yǎng)的菜肴,在對方累了的時候按摩一下肩膀。
收到禮物:在特殊的日子里用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,特別是對雙方有意義的禮物,對方會認為自己是被關注和被珍視的,這樣有助于穩(wěn)固兩人的關系。
身體接觸:擁抱、依偎等身體上的親密接觸,會讓對方感受到被愛和親密感。
愛,更像一種加密的語言。而最幸福的事莫過于:你不吝惜自己的表達,而我也恰好能看懂,且給予了回應。
親密關系是一段既包含了對外塑造也包含了向內探索的旅程,它需要一個人充分的同理心,積極的自我探索意愿,真誠的自我表達,對于沖突和情緒喚起的調節(jié)和耐受能力等,其中的相處之道不僅需要真誠,更需要耐心和智慧。